大国科技

我国科学家实现最大规模离子阱量子模拟计算

2024年05月31日 | 查看: 48970

  离子阱是通过电磁场将离子限定在有限空间内的设备,被认为是有望实现大规模量子计算的物理系统之一。如何把大量离子稳定“囚禁”于离子阱,再通过激光控制,制造量子计算的基本数据单元“量子比特”,是项国际性难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段路明教授团队5月3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量子模拟计算方面的突破性成果。该团队首次利用二维离子阵列实现了目前已知国际最大规模、具有“单比特分辨率”的多离子量子模拟计算,为实现大规模量子计算提供了新路径。

我国科学家实现最大规模离子阱量子模拟计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为段路明教授(右一)在指导学生。(清华大学供图)

  以离子阱制造量子比特具有长相干时间和高操控精度的优势,但该技术路径的瓶颈在于很难同时实现大量离子的稳定“囚禁”和准确操控,在集成走向实用化和工程化方面尚存在挑战。如何扩大能准确操控和测量的量子比特数量是该研究的焦点问题。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吴宇恺说,此前国际上曾基于不同技术路线实现约200个离子的量子模拟计算,但因无法探测区分单个离子的状态、难以提取相关重要信息,无法用于精密的量子模拟计算及更大规模的通用量子计算。

我国科学家实现最大规模离子阱量子模拟计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利用低温一体化离子阱等技术,提升离子稳定性,并利用平面状的二维离子阵列方案大幅增加离子量子比特数,在国际上首次对512个离子实现了稳定‘囚禁’和冷却。”吴宇恺说。此外,团队还首次实现300个离子“单比特分辨”的量子态测量,“可区分每个离子的状态并提取其信息”——这是量子计算的基础条件。

   图为实验获得的300离子单点分辨测量结果。(清华大学供图)

  量子模拟计算可模拟量子系统的运动与演化过程,是实现通用量子计算前量子计算机主要的应用形式。“这项工作为研究复杂量子系统等基础科学问题提供了强大工具,未来有望应用于材料和药物研发、工程优化、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段路明说。(记者魏梦佳)

【纠错】 【责任编辑:陈听雨】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山东加快构建沿黄陆海大通道
      • 新华鲜报丨向科技工作者致敬!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馆
      • 新华全媒+丨他参与我国半数以上核电站研发设计
      • 新华视点丨传销旧骗局换网络新“马甲”,小心上当
      • 星空有约丨太阳活动区13664重回可见日面 还有了新编号
      • 国际观察丨马克龙访问能否拉近法德关系
      • 追光丨公益足球课堂点亮乡村少年“足球梦”
      • 农机齐上阵 麦收正当时
      • 60秒延时看太行古长城

              推荐阅读:

              股民就爱听这个!美联储官员:利率水平足够限制 不需要再加息了

              环球下周看点:加沙局势引爆避险情绪 市场静待鲍威尔释放鸽派论调

              “加息之旅”结束了?又一位美联储票委称政策辩论已经有所转变

              夜游市场规模将达一点五七万亿元 夜间文旅释放消费潜力

              安家里的房似锦 黑西装可以这样穿

              多彩护眼畅读 4月23日海信将发布全球首款彩墨屏阅读手机

              华为Mate60 Pro拆解来了 内部用料豪华 麒麟芯片长这样?

              LG官方自爆新机后置水滴摄像头设计

              600多岁老村成金秋颜值主打 暖色季,去黄陂大余湾赏秋!

              中国人民银行:强化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支持 增加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金融供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