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嫦娥五号月壤样品,来自该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采用多种古强度测试方法,成功获得月球20亿年前的磁场信息。研究显示,月球在20亿年前存在一个较弱的磁场。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外核中的导电流体运动产生了地球磁场,这套机制就像“磁场发电”,它持续“供电”,使地球磁场长期运行。与地球类似,月球也曾有“磁场发电机”。由“发电机”产生的月球磁场可以反映月球内部结构和热状态,并能够影响月表环境。因此,研究月球磁场的变化过程可以为剖析月球演化历史提供重要信息。然而,目前关于“月球发电机磁场”持续时间及其中晚期演化过程存在较大争议。
我国嫦娥五号任务在月球风暴洋区域采集了人类首批月球中纬度玄武岩样品。研究表明,这批玄武岩样品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月球玄武岩返回样品。“我们团队对获批的9颗毫米级玄武岩岩屑样品开展了磁学分析,这些年轻玄武岩为获取月球中晚期古磁场数据提供了机遇。”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蔡书慧介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果显示,20亿年前,月球存在一个较弱的“发电机”过程,所产生的磁场为2—4微特。这表明,月球深部在20亿年前仍具有一定活力,保持一定的热对流或热传导,并可能向月幔传输热量。(记者陆成宽)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新华全媒头条丨聆听来自陶寺的文明回响
- 新华鲜报丨加力!外汇领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 新华全媒+丨青藏高原新“铜”话!预测资源潜力1.5亿吨
- 全球连线丨在华外国人在中国古城迎新春
- 新华调查丨成本11.5元卖到5000元 谨防“保健品”坑人骗局
- 国际观察丨非洲国家为何对西方驻军连下“逐客令”
- 列国鉴丨记者观察:美国高校网课“两大怪象”
- “网农”的带货“工具箱”
- 跨越山海的“重生之旅”
推荐阅读:
国产两巨头强强合作!华为海思麒麟710A使用中芯国际14nm工艺
美债收益率时隔16年再度上破5% “华尔街”直言:高息时代的寒风将吹向每一个人